精細化治理:街道城市設計的方法與路徑
王林 薛鳴華
街道精細化城市設計技術原則——城市設計的技術平臺作用
街道是與城市居民關系最為密切的公共活動場所、最基本的公共產品,也是城市建設與發展狀態的重要體現。一般性街道通常主要承擔著城市交通聯系的功能,而風貌區內的街道由于區域的特殊性質,除了承擔一般性功能,還要作為城市歷史、文化重要的空間載體,這在城市中尤為重要。
2019年,上海市委市政府以“高質量發展、高品質生活、高水平管理”為目標,在充分肯定了上海徐匯衡山路—復興路歷史文化風貌區街道精細化管理工作成效基礎上,提出打造上海全球城市衡復樣本的更精細化治理的高要求。
在總結了衡復風貌區街道景觀設計與景觀整治十多年實踐的經驗基礎上,上海市提出了“街道精細化城市設計”的新思路、新方法與新路徑,即以實現城市精細化治理為目標的街道城市設計方法與實施路徑。
街道精細化城市設計需有系統性的思維和遞進式的設計引導,有利于規劃師從整區域到分街道再到建筑,對不同區域的不同街道建筑給出更精細化、具有針對性的治理方案。
這種遞進式的引導可以被分為3個層面。從宏觀層面上來說,規劃師在考慮街道治理時,應當先從街道所在區域開始系統性思考,把整個區域作為一個研究對象,制定“街道設計通則”,這樣區域中的所有街道就會有一個共同性的指導原則。在此基礎上,根據區域內各風貌道路的特征,通過對街道的特點進行全面分析和了解,分街道制定“一路一冊”街道導則。最后通過進一步調研分析,對街道沿街建筑按照類型進行劃分,通過精細化治理工作,對城市街道各要素進行研判,同時結合“一網統管”的網格化管理平臺,在建筑層面上制定“一幢一圖”建筑街面導則。
每條街道都有其獨特性,因此需要對它們分別進行地毯式的研究。在確定宏觀、中觀、微觀3個層面的設計導則后,需要在對街區整體考慮的基礎上,對街道各界面現有問題進行全覆蓋、全方位的梳理和排摸,包括空間、交通、功能、建筑保護情況、景觀環境、城市家具、設備設施等內容,在此基礎上研究并梳理街道風貌保護工作的實施情況,總結出目前保護工作中所存在的問題和主要難點,明確設計對象的問題清單,為后續治理工作制定相應的任務清單。
在列出街道負面清單的基礎上,要對街道要素進行更為全面、精細的分類??梢詫⒔值酪貏澐譃?大類、40項,其中包括店招店牌、建筑立面、窨井蓋、照明路燈、圍墻、出入口等在城市設計中常見的控制要素,也包括電表箱、牛奶箱、架空線、設備箱、行道樹等容易被忽視的控制要素。要分別對每一大類和每一小項進行現狀整體和局部研究,并逐一判斷控制引導方向,從而有針對性地制定每一類每一項的總體控制原則的分項控制細則。
不同類型的建筑有相應的控制原則,歷史建筑宜參照歷史設計圖紙,盡可能使用原材料、原工藝,同時兼顧修繕施工品質;現代建筑則應當與區域整體風貌相協調,對其色彩、材質、形式等逐一提出整改建議。
街道精細化城市設計實施路徑——城市設計的實施平臺作用
街道精細化城市設計的實施路徑需要一個城市設計的技術平臺。過去,進行街道設計時只有方案,沒有相對應的機制把控,因此雖然做了精細化的城市設計,甚至完成了從街道到街坊再到建筑的導則,但卻因為缺少可持續的實施機制與治理平臺,導致方案無法落地呈現。因此,搭建街道精細化城市設計的實施平臺是十分重要的。
街道精細化城市設計實施要有專業思維,依托專業化力量,剛性管控與柔性引導結合。實施平臺內部需要專業的城市設計團隊。以往,街道店招店牌的整治設計往往是由廣告設計公司負責,設計通常缺少對街道所處的城市環境特點的整體理解,也缺乏對建筑本體立面設計的研究。對于街道來說,整體的城市設計需要有具備建筑、規劃、景觀綜合設計能力的城市設計團隊參與研究、設計,進行兼顧整體與細部的精細化設計,同時,也需要城市設計團隊參與街區的細致調查與過程研究工作。
街道精細化城市設計實施需要制定社區規劃師制度。在設計導則完成之后,要對城市進行動態管理,這就需要社區規劃師發揮協調作用,擔負專業控制、總體把控等職責。
社區規劃師的職責與作用可以分為兩個方面。在管理過程中,設計師無法與店鋪店主直接對接,這時就需要由社區規劃師來判斷設計師的設計是否符合設計導向。有一些設計可能不符合設計導向,但設計方案未見得不好,此時可以由社區規劃師提交規劃委員會來協調解決。所以,社區規劃師制度不僅僅是規劃師對于設計的判斷,社區規劃師要對設計方案形成一個系統性的判斷,有利于充分發揮設計師在街區規劃、精細設計等方面的作用,并對街區整治起到綜合統籌協調的作用。
街道精細化城市設計作為設計導則,需建立負面清單和鼓勵清單,既能起到規范剛性管控的作用,也能給予柔性引導。而社區規劃師制度能擔負專業控制、總體把控等職責,讓設計師能夠充分發揮所長。比如,設計師在設計過程中往往會出現突破性的想法,這一想法是否符合要求,可以交由社區規劃師來判斷。
社區規劃師通過專業評估,可以進一步協調如何更好地維持遵循原則和自由裁量之間的關系。因此,社區規劃師可以通過其自身專業能力提供技術引導,搭建專業實施平臺,實行柔性管理,避免一刀切、過于統一的狀況出現。
街道精細化城市設計治理思維——城市設計的治理平臺作用
街道精細化城市設計的有效實施還需要治理思維,即多方共治、社會參與、過程管理。一是管理部門之間的協同,二是政府、企業和個人、市民之間的共同治理??梢詫⑵涓爬椋壕幹仆粋€規劃、統一實施規劃、多方共同治理。
治理思維在街道精細化城市設計實施過程中至關重要,需要引導多元主體參與城市治理互動,從單項政府管理轉向多元主體共治。同時,組建風貌街區治理共同體,由設計院、社區規劃師作為專業支撐,邀請社會多方主體參與,組織風貌區內城市治理工作的定期定項討論,打造風貌提升和城市治理結合的優秀案例。
公眾參與也是街道精細化城市設計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內容。共同治理包含了社會治理、公眾參與和多方共治的內容。在規劃編制過程中,首先,社區規劃師要聽取商家、居民、其他專業人士的意見;其次,在整治過程中,社區規劃師要和居民進行協商;在整治完成后,如果居民對整改有意見,社區規劃師可將建筑設計導則給予他們進行參考。這個過程是系統化的、全過程的,可以隨時對其中的方案內容進行共同討論和研究。
街道精細化城市設計還應該運用智能化管理,長效管控動態,提升治理效能。
科技賦能是街區治理的重要支撐,尤其是在運行維護階段,依托城市運行“一網統管”平臺,對街區治理問題做到智能發現、智能處置,完善問題處置的閉環流程,可以提升治理的效能。
在智慧化管理中,如果將街道精細化城市設計納入城市的一網統管制度平臺。那么將來,在一網統管的平臺上,將系統展示街道精細化城市設計全要素及設計意向。結合數據管理平臺,經管理人員授權后,就能看到與社區相關所有的規劃方案。
未來,如果某街道發生了與規劃不符的變化,社區管理人員可以運用一網統管平臺及時發現問題并提出問題。比如,因店面商家更換,需要改變其店招店牌,就需要在工商局進行注冊調整,而后工商局會通知街道的管理部門審核并通知商家這一整改是否符合要求。如果此時店面已經裝修好了,就需要拆除重新整改,這種管理非常滯后,成本代價也很高?,F在,基于智慧管理,店面商家主一旦發生變動,工商局就能夠及時從數據平臺上調出該建筑的店招店牌設計導則,并給到新一任商家,讓其在第一時間了解該區域、該建筑店招店牌的要求。若店面商家有其他想法或方案,可以向有關部門申請,完成店面方案后在網上提交,社區規劃師在網上進行審核確認并且盡快回復商家,如果有問題再提出相關整改意見。這是在理想狀態下的一種智能管控。假設店面商家對店招店牌不滿意,對其進行修改后被發現不符合要求,管理人員也可以通過網上平臺立刻通知商家,督促其及時整改。這個過程可以通過智能化管理,提高治理的效率,避免出現整治完后再整治的問題。
【作者】
王林:上海交通大學中國城市治理研究院教授、城市更新保護創新國際研究中心主任。
薛鳴華:上海安墨吉建筑規劃設計有限公司設計總監、同濟大學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景觀園林碩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