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院小幅油畫作品展-“共繪鄰里,衡復寫生”,王磊父女油畫作品展,由上海市徐匯區天平路接到辦事處和上海三天文化藝術發展有限公司聯合舉辦。本次展覽作為“文明實踐在上?!毕盗行麄魍茝V徐匯直播點活動之一,從11月21日(周六)至12月05日(周六)在66梧桐院 鄰里匯舉行,為期兩周。兩位父女藝術家圍繞“居民共建”的主題進行衡復風貌區的寫生油畫創作,展出關于表現“衡復風貌區、上海街角、社區生活”等的寫生油畫,作品共計30逾幅。
2020年11月28日,畫展開幕當天來了許多專家嘉賓共同探討歷史建筑和街區記憶如何更好的傳承與保護的思路,也將美育教育的日常分享給了社區居民。
開幕式交流論壇嘉賓合影
「展敘」
天平街道規劃師團隊成員、策展人:薛鳴華
“共繪鄰里” 主題,給出了頗為準確的展覽意圖,這是為天平街道66梧桐院鄰里匯,度身策劃的一個小型畫展。通過王磊父女的寫生油畫,記錄展示了徐匯衡復風貌區獨特的歷史風貌街道環境與社區生活,表達體現了生活在這里的人們鄰里之間的藝術氛圍與和諧交流。
藝術家王磊是位優秀的畫家、導演。很幸運,在其知命之年老天爺又給了他一份寶貴的禮物,小女兒楚喬,而他的孩子亦是如此神奇,一個七歲髫年藝術家。孩提時代的楚喬就在父親的帶領下,走遍了徐匯衡復的大街小巷跟著父親寫生繪畫,那時的她就已經表現出令人驚異的繪畫天賦,大量的習作繪就了豐富飽滿、清新自然的色彩,她也成為了大家喜愛的繪畫小藝術家。父親對女兒的教育,身體力行的影響是為關鍵,除了天賦之外,藝術的引導也是造就孩子如此出色、滿富才情的因果。
作為社區居民,一家人行走在充滿梧桐落葉的馬路,充滿著陽光的街道,親切熟悉、溫馨浪漫,這里可以承載歡聲笑語,也是色彩豐富的如夢之境。他們對“家”的理解也完全在繪畫中表露無遺,父女倆用文筆色調理解與表達,筆觸如同浪漫詩人,一字一句、一筆一畫、色彩斑斕,記錄了生活,解讀著生命,演繹那父女情深,描繪衡復街區富有詩意的家園。
策展人薛鳴華與畫家王磊
「楚喬的繪畫世界」
畫家、導演:王磊
初的時候,為了防止疫情擴散,商店關門,路上罕見行人。我家所居住的武康路,復興路,衡山路一帶更是格外清凈。這對于最初開始經歷戶外寫生的楚喬來說是有極大裨益的。于是,楚喬有了二十幾幅城市風景寫生畫作。在這個階段,同樣只有陪伴沒有教習。依然是各畫各的畫。
楚喬始終沒有用過兒童畫材,她拿起的第一支畫筆,第一管顏料就是”專業“的。這很其實很重要,她在最早的時候就建立了視覺審美的標準,如同“音準,音色”至于音樂啟蒙同樣的重要。
這是一段持續浸潤的時間歷程。對于楚喬而言,她收獲了至于藝術創作最“初始的”認知和切身的感受;使她對美和藝術產生了愛和敬畏。這份敬畏和愛,將會使她未來的人生,盡可能多地擺脫低級趣味,并通過不斷地修養,繼而獲得崇尚真理,崇尚大愛和大美的力量。
同時她還收獲了一項極為重要的人生體驗,那就是:“一個連續不斷堅持的過程”是具有非凡意義的。
對于孩子來說,審美力的養成沒有量化的數據指標和一定的規程,所以相對其它學科更加難以開展,也更容易陷入教條化的泥沼。唯有陪伴和持續地浸潤才能實現。在陪伴中把發現美,崇尚美轉化為文化信仰。
王楚喬的寫生場景
「斑斕父女」
著名藝術家、前上海油雕院院長:李向陽
楚喬的畫我見過,在她的畫展上,甚至還在太行南麓的山坳里一起寫生過。王磊的作品見得不多,盡管他是上海戲劇學院舞美系的科班生。面對這么多出自一對父女、一對年齡相差半個世紀的老父幼女的手筆,我突然明白了一個道理:基因強大。首先打動我的,當然是躍然于畫面的色彩,它們主觀、任性、斑斕、亮麗,具有無法逃避的霍克尼式的誘惑力,相對于女兒的熱烈,老王只是多了層歲月的包漿而已。再看畫面的構成,有透視,但放縱了透視的焦點,有造型,但不糾纏于造型的細節,平面展開,迂回穿插,壓縮了空間,放大了張力,無論是楚喬更為歡快的線條,還是王磊略帶悲憫的筆觸,都給我一種塞尚般的堅定和永恒。
楚喬的作品:天平街道鄰里匯
「三石成磊」
著名畫家:宋克西
王磊一直畫風景,且都是周圍看得見的風景。儘管他早期畫過如空中漂浮的太湖石形,最終還是在風景畫上找到了感覺,可能貼近的景物讓他感到踏實,能在作品里融進個人的情感,他每筆的描述在我看來都認真到了磨嘰程度,但最后被他磨嘰成了,我后來意識到這與他行事性格有關,被迫承認磨嘰有磨嘰的好處,因為畫里有誠懇的執著。近一年他的畫變得有味道了,加了些主觀的東西,使作品脫離了純寫生的感覺,帶有可解讀的內涵。色彩也趨于主動。我經常收到他發的新作,那一定是他剛完成的作品,想把他的“喜熱”分享出去,有些還沒畫完,涕涕湯湯趁熱“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