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上海城市空間藝術季“從水岸濱河到活力普陀”文化點亮蘇荷普陀區實踐案例展

2019年上海城市空間藝術季-普陀區實踐案例展于11月16日至12月8日在M50創意   園舉辦。此次案例展主題為“從水岸濱河到活力普陀-文化點亮蘇河”?;顒佑缮虾0材狝MJ薛鳴華及相關策劃團隊策劃、上海交通大學王林教授學術主持,由普陀區人民政府主辦,普陀區規劃和自然資源局、普陀區長壽路街道辦事處承辦,上海交通大學城市更新保護創新國際研究中心、上海安墨吉建筑規劃設計有限公司、上海M50創意園協辦,天安(中國)投資有限公司、上海音樂學院數字媒體藝術學等相關團隊共同參與。


1101-主KV確定-橫.jpg


開幕式

2019年11月16日,2019上海城市空間藝術季普陀區“從水岸濱河到活力普陀”實踐案例展在M50創意園開幕。普陀區常委、副區長韓金華、上海市公共空間設計促進中心主任徐妍、上海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風貌處副處長許晴、普陀區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局長彭波、同濟大學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主任阮儀三教授等出席開幕活動。


0-嘉賓合影.jpg

嘉賓合影


1-普陀區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副局長周志清擔任主要主持人.jpg

普陀區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副局長周志清致辭

2-阮儀三教授致辭.jpg

同濟大學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主任阮儀三致辭

3-策展人薛鳴華致辭.jpg

實踐案例展策展人薛鳴華介紹案例展情況

4-普陀區副區長韓金華致辭并宣布開幕.jpg

普陀區常委、副區長韓金華致辭并宣布開幕


開幕式活動的論壇環節,由上海交通大學教授王林主持,依次由同濟大學教授張松進行了“濱水區域的歷史風貌保護與發展”為題的主題演講,藝術評論家、上海大學藝術研究院副院長李曉峰進行了“M50與當代藝術”為題的主題演講,上海交通大學教授王林進行了“蘇州河工業遺產保護更新與M50”為題的主題演講,M50文化創意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周斌進行了“M50的那些人、那些事——與藝術有關的日子”為題的主題演講。


7-開幕式學術論壇-張松教授主題演講-濱水區域的歷史風貌保護與發展.jpg

張松教授,“濱河區域的歷史風貌保護與發展”主題演講

7-開幕式學術論壇-藝術評論家李曉峰主題演講-M50與當代藝術.jpg

藝術評論家李曉峰,“M50與當代藝術”主題演講

7-開幕式學術論壇王林教授主題演講-蘇州河工業遺產保護更新與M50.jpg

王林教授,“蘇州河工業遺產保護更新與M50”主題演講

7-開幕式學術論壇周斌總經理主題演講-M50的那些人、那些事——與藝術有關的日子.jpg

周斌總經理,“M50的那些人、那些事——與藝術有關的日子”主題演講


隨后,邀請了園區管理方、文化遺產保護領域的專家以及藝術家,以蘇州河公共空間景觀的發展、M50創意園的保護更新與創新研究成果為基礎,共同探討城市濱水活力、歷史風貌與工業遺產、藝術產業與公共空間的關系,回顧蘇州河工業歷史文化遺產保護與當代藝術在此生長發育的歷程,演講、探討、交流普陀蘇河濱水空間城市更新的思想,并展望普陀蘇州河的未來。參與討論的嘉賓有:案例展策展人薛鳴華、學術主持王林、M50總經理周斌、同濟大學張松教授、著名文藝評論家吳亮、中國當代藝術國際知名藝術家谷文達、藝術評論家李曉峰、紐約大學教授、畫家張健君、余留地建筑事務所創始人岳峰、上海交通大學設計學院副教授張海翱。


7-開幕式對談環節.jpg

對談環節現場

 



實踐案例展一:普陀蘇河21公里岸線空間規劃主旨展

1.jpeg


上海作為依水而生的城市,黃浦江、蘇州河是上海的母親河,一個世紀以來“一江一河”見證了上海從一個小漁村到現代化大都市的成長,也見證了上海近代工商業的發展。主題為“從水岸濱河到活力普陀-文化點亮蘇河”的普陀區實踐案例展內容豐富,其中的規劃主旨展 “邁向令人向往、有溫度的世界級濱水空間 - 普陀蘇河21公里岸線空間規劃主旨展” 緊緊圍繞上海市委市政府緊密部署的“一江一河”公共空間開發戰略,展示了普陀區規劃與發展蘇州河的戰略與具體實施成果。

9-規劃主旨展1.jpg

9-規劃主旨展2.jpg

9-規劃主旨展3.jpg

9-規劃主旨展4.jpg

5-開幕式活動策展人導覽.jpg

5-開幕式活動策展人導覽(2).jpg



實踐案例展二:“聽岸”上音數媒學院城市空間聲音景觀藝術主題展


2.jpg


《聽岸》是在策展人薛鳴華的主持下,由上海音樂學院數字媒體藝術學院“EAR聲音空間與媒體研究小組”與上海安墨吉(三天)文化藝術發展團隊共同打造的聲音景觀公共藝術裝置作品。

自1968年加拿大作曲家R. Murray Schafer,首次提出聲音景觀(Soundscape)的概念以來,聲音景觀始終堅守“一種強調個體或社會所感知和理解的聲音環境”的內涵,但其外延已從最初的聲音生態學拓展到景觀設計、音樂人類學、電子音樂,甚至文學等領域,呈現出多元而復雜的藝術生態。

《聽岸》作為2019上海城市空間藝術季普陀區分展區的主題展之一,緊扣“文化點亮蘇河”的主題,秉持聲音景觀的基本內涵,以大型裝置的形式,將聲音景觀與城市空間的公共藝術相結合,以蘇州河流域節段為裝置基本形態,以錯綜復雜的鋼管,象征水流與聲波的傳遞途徑,以五個管道輸出端口,象征五個不同形態的岸口,而不同形態的岸口,則引導不同的傾聽角度,五個作品共同構筑起蘇州河沿岸屬于上海的聲音記憶和聽覺景觀。

6-身體劇場演出現場體驗.jpg

10-聽岸聲音景觀藝術裝置2.jpg

10-聽岸聲音景觀藝術裝置3.jpg

10-聽岸聲音景觀藝術裝置1.jpg



實踐案例展三:最美一公里“共生”天安千樹,城市公共空間藝術主題展


3.jpg

受SUSAS 2019普陀區案例展邀請,在普陀區人民政府,普陀區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的支持下,由天安?千樹策劃,最美一公里“共生”——天安?千樹城市公共空間藝術主題展”,選擇在上海普陀區莫干山路,這個對城市公共空間藝術具有特殊意義的地方舉辦展出。

本次展覽作為2019年上海城市空間藝術季“從水岸濱河到活力普陀-文化點亮蘇河”普陀區實踐案例展的一部分,旨在探討在城市發展進程中,街頭涂鴉藝術與公眾日??臻g形成的共生共融的關系。與此同時,“共生”也體現出莫干山路所處的蘇州河畔,作為上海都市文明發展的縮影,在城市更新進程中,始終秉承著歷史脈絡與現代文明共生交匯的建設方式。在未來,這里也將通過更多具有前瞻性與開放性的藝術介入,與蘇州河的百年歷史文化展開跨時空對話,呈現先鋒氣息與情懷記憶共生的狀態。

天安?千樹邀請法國著名涂鴉藝術家,城市藝術聯盟UAU聯合創始人DEZIO作為本次主題展覽的發起人,征集32位國內外藝術家共同參與。藝術家們將以600米莫干山路街區圍擋為“畫布”,繪制一場“露天涂鴉街頭藝術展”,致敬并續寫這里曾經作為上海最大最完整的“涂鴉街頭藝術天地”的傳奇故事。作品落成后,將于莫干山路沿街展出,成為見證公共藝術與都市生活共融共生的城市文化景觀。


天安千樹.jpg

天安千樹2.jpg



實踐案例活動長壽街道老建筑尋訪主題活動


4.jpg


梧桐疏影,西式洋房。漫步街道,徜徉在午后老式弄堂特有的慵懶氛圍里,不經意間就能與一幢幢見證著歷史變遷的老建筑來次美麗的邂逅。

為更好地展示普陀人文氣息,結合普陀實踐案例展濱水空間的主題。充分利用長壽街道內歷史人文底蘊豐富、老建筑較多的優勢,選取12處沿蘇州河歷史建筑、公共空間,組織開展2019普陀實踐案例展“長壽街道老建筑尋訪”主題活動?;顒友埩伺袑W副校長朱藝春、普陀少年宮藝術導師時薇佳為講師,帶領市民漫步蘇州河畔,走入歷史建筑與濱水公共空間之中,實地體驗普陀蘇河城市更新的成果。

尋訪老建筑1.jpg尋訪老建筑2.jpg



昵稱:
內容:
驗證碼:
提交評論
評論一下